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8 题号:16450668
根据“近代先进人物关于社会变革的论述”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                    

变革论述出处
梁启超       “法者,天下公器也;变着,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义》(1896年)
孙中山    全体人员正准备着要迎接一个变革,有大多数的诚实的人们,准备而且决心要进入公共民主的生活。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897年)
(1)梁启超主张的“变法”其目的是要建立什么政体?为此他参与领导了什么运动?
(2)孙中山追求“公共民主”的目的是要建立怎样的国家?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理念不同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现代史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探索的画卷。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但是也不能如愿。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1)图一反映了哪一条约签订的场景?写出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
(2)图二历史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探索?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5)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022-07-24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世纪中期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妻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在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重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各一例。为什么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呢?
(2)材料二所述戊戌变法的举措中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3)你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还有哪些“未竟之功”?
(4)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在新文化运动中他还有哪些贡献?
2023-11-21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近代,中国人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既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充满艰难曲折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解释“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上的含义。
(2)有人认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中,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请你对这个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追求目标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3)说说近代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曲折。
2014-06-19更新 | 9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