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大运河的开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7 题号:164855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唐宗宋祖的姓名。“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写出此河的南北两端的古今名称?此河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千多年前的唐贞观年间,一位飘泊在洛阳名叫赵义深的年轻人给母亲捎去家书,一封封家书寄托了赵义深对故乡的眷念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让我们一起解读古人家书,感受大唐的社会风貌。

家书一:“阿娘,听说朝廷在家乡设了北庭都护府加强管辖,治安想必好多了,您也不要再担惊受怕了,我在远方不知何日能回到阿娘身边尽孝,唯愿阿娘保重身体!”

(1)根据家书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义深的家乡在哪里?唐朝为加强边疆管辖和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还采取过和亲的方式,试举一例说明。

家书二:“阿娘,听说大哥官至云骑尉了,小妹嫁了好人家,我心里真替他们高兴,小弟也开始拜师求学了,现在取士不再问家世了,希望他能早日登科。上次收到的葡萄干很甜,我很喜欢,阿娘你莫再托人捎东西了,您留着自己用吧!”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家书二中“早日登科”和什么制度有关?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取士不问家世”体现了该制度怎样的特点?

家书三:“阿娘,来信收到了,听闻您身体安康甚是安慰,洛阳城很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外邦人和胡人也很多,真想接您来看看。但是洛阳再好,我还是觉得家乡最好,我就像离群的鸟儿,真想飞回家乡!”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家书三中洛阳的繁荣与哪一水利工程的开通有关?家书三中“外邦人和胡人也很多”与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和民族政策有关?

家书四:“阿娘,天气已经转暖了,身体好点了吗?我也挺好的,家主对我很好,我们是赶上贞观这样的好光景了,当今圣上很是英明能干,现在生活安定,虽然生活拮据,但也算有吃有穿,我已经很是满足了,希望阿娘不要记挂我,保重身体!”

(4)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当今圣上”指谁?举一例“当今圣上英明能干”的史实。
(5)综合上述家书,请你概括这位“北漂”青年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4-04-22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发展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处的地名。该图反映的这一工程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在经济方面米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据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清朝前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4)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四所描述的这种政策进行客观评价。

材料五:下图



(5)图中两位历史人物都曾为捍卫祖国领土作出杰出的贡献,请你任选一位写出他的名字(图片序号和名字对应),并谈谈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哪些精神?
2020-09-13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写出上图中AB两点的地名。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以哪里为中心?
(3)同我国其他河流相比,大运河的走向有何不同?由此你能想到它的开通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2-10-28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