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2 题号:165737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改良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材料二: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材料三: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请问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思想解放在历史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

材料二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摘自《中国近代历史》

材料三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人民军队在兵力、装备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经典战役的丰碑。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群众不惜倾家荡产,全力以赴支援,为战役胜利提供保障。

——蒋越峰《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场运动促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在我国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后,谁率先举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五四运动”最主要学习与宣传什么思想?这一思想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1-05-28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他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材料一: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回答,孙中山是以什么方式“亟拯斯民于水火”?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政治组织是什么?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的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米,创立了新的学说。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材料二中的“新的学说”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请问“新的学说”指什么?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归纳出辛亥革命取得的两大重要成果。辛亥革命的首义发生在哪里?辛亥革命有着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4)材料四中的“民贼”指谁?为“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等人发起什么战争?

材料五:1925年(民国十四年)3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5)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理解。孙中山的救国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
2022-03-30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英国宣布“中立”,实际上是采取观望态度。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会,要求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被杨秀清拒绝。1861年,英国参赞巴夏礼到天京求见天王,表示英国愿意帮助太平军消灭清朝,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洪秀全断然拒绝。

——摘编自《历史纵横》

材料二:孙中山在中华大地上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材料三: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外交上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对待列强的态度有何不同?简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023-10-17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