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民族团结 >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6792255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8月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材料二   2022年5月8日,备受关注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李家超高票当选。

——人民网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1)西藏地区和平解放后实行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得益于哪一伟大创举?伟大创举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维护国家统一有何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广西位于岭南地区,简称“桂”,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西各族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灵渠建成,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打通了南北水路,为秦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保障。同年,秦军攻占了岭南,随即建立了桂林、南海、象等郡,岭南正式纳入秦朝的版图,也开启了岭南融入中华文明的进程。自秦朝以来,灵渠在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族人民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   1944年初,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10下旬集中15万兵力进攻桂林城,中国守军进行殊死抵抗,史称“桂林保卫战”。不足2万的桂军在民众支持下利用天然岩洞筑成的工事进行顽强抵抗,誓死不退。此役,3位将军殉国,数百位军官牺牲,一万多名士兵战死,谱写了抗战史上一出慷慨悲壮的英雄史诗!桂林保卫战是地方军抗战的缩影,在抗日战场上,桂军、西北军、湘军、川军、滇军等等,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表现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血性,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像淞沪会战中,湘军士兵在进入阵地时都要对周围的人说:“来世再见”,桂军士兵光着膀子挺着刺刀与日军坦克“肉搏”,川军的一个师与日军激战仅存数百人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征。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5月6目至8日在广西调研。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切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摘自《光明日报》(2024年05月09日)

(1)据材料一,灵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归纳灵渠开通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桂林保卫战”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材料三中,“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制度保障是什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哪一年?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2024-06-07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60多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

——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

材料二   它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战中神秘地崛起,沿着盛乐、平城、洛阳三级跳的轨迹,在历史上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在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之间的漫长岁月中,它实现了由弱势到强势、由分裂到统一、由胡族到汉化三大关键性转折,逐渐使北方民族交融进入中华文明之中,开启了通向隋唐盛世的大门。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治边政策的变化,写出汉武帝为反击匈奴派出的两位将领姓名?说出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役名称。
(2)由“胡族到汉化”是通过哪场改革推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024-05-21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材料三:新华网北京 5月4日电(记者陈斌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2015年05月04日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写出我国建立的所有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的?这两个地区得以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021-07-05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