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944 题号:1689482
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一直在探寻富民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政权诞生]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1949年10月1日,哪一事件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成就与曲折]
材料二:“一五计划”成了中国大工业的嚆(hāo)矢(注: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成了建设的象征,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
(2)“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举两例)
(3)接下来,由于政治上的失误,使得“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那么,政治上的失误是什么?
【知识点】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同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解放牌汽车纪念邮票                                                                                             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材料一中的“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请你再列举出两例。
(3)材料三的时间轴中B段“变革”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在C和D这两个时间段内,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4)材料四中“中共八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5)在新中国的建设与探索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你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2023-09-10更新 | 8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英雄是引人向前、催人奋斗的灯塔。下面是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以“中华英雄谱”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部分成果展示,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英雄撑起民族的脊梁
展板一【科技·彰显医者仁心】
(1)第一组同学在阅读有关科学家的传记后,制作了下面的知识卡片。请你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
姓名:李时珍
生活时代:明朝
著作:①
著作地位:②
姓名:③
生活时代:当代
地位: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
主要贡献:她在我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中医药成功推向世界。

展板二【责任·担负民族大义】
(2)第二组同学走进纪念馆感受英雄事迹,请你为图一撰写解说词,并结合史实简述图二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理由。

展板三【劳动·铸就时代丰碑】
(3)下面是第三组同学聚焦“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话题查找的部分资料。从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精神?

袁隆平在外奔波时,饮食没有规律。在水稻扬花季节,袁隆平中午要守在稻田里观察,经常带一壶水、两个馒头作为午餐。长期如此生活,导致他患了习惯性肠胃炎,体重下降到五十八公斤。当同事们对他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时,他却乐观地说:“体重减轻一点儿,下田还方便些。”

——摘编自邓湘子,谢长江《袁隆平:东方“稻神”(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

为了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烟子扔太平洋去,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顽强奋斗。没有车辆拉钻机,他和工友们就人拉肩扛,将钻机“搬家”;没有足够钻井用的水,他带着工友们破冰取水;井喷了,他拖着伤腿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摘编自肖显志《王进喜铁人是这样炼成的》

2024-04-08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人多年以来的追求。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来临 ,国家、集体、家庭都严重亏空。 以河北省为例,省委在1958年9月发出文件,宣布食堂“不限量吃法”;两个月后又不得不要求薯粮搭配;再过两个月的1959年1月,全省农村已经普遍出现饥饿导致的浮肿病;到5月,已有55个村255个食堂断粮停炊。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1)该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更重要的原因?

材料二:由于“左”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积累发展,终于酿成了“文化 大革命”这场延续十年的动乱,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 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党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央视网:[我们走在大路上]文化大革命


(3)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分别是哪一年?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 案是什么?
2021-07-17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