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抗美援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70641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的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

材料二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1956年)

材料三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2)材料二中荣毅仁这段话主要是针对什么历史事件说的?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一历史事件持何种态度?
(3)材料三中的“分田到户”指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4)饮水思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材料一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说说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几个小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并以“台湾海峡中立化”、“台湾地位未定”为由,命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抵达基隆港,受到热烈欢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造成台湾问题未能解决的不利因素。朝鲜内战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行动?

材料三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3)材料三中“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
2019-06-25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国家建立】

材料一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开国大典举办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大陆统一】

材料二   毛泽东前往苏联访问,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使他更加感到了解放西藏的迫切性,便在苏联向邓小平发出进军西藏的指示……19501024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迫于形势,西藏地方政府派了代表团。经过20多天的友好协商,双方于19515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摘编自万金鹏《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得以和平解放的历史条件。指出西藏地方政府所派代表团的首席代表。

【保家卫国】

材料三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指责北朝鲜为“侵略者”,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不久,美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后来更是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的史实中,你有什么感悟?
2024-04-05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 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 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1)材料一中中国必须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2013 年,某市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 年暨《纵论开国第一战》《志愿军英雄谱》首发大会在该市大剧院举行。

(2)请写出材料二《志愿军英雄谱》中出现的两位英雄人物和最著名的一场战役。

材料三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 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是如此落 后的一个国家, 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 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作出了前所未 有的妥协。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 西方国家在此后 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摘编自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

材料四 著名探险勇士王龙祥骑着国产摩托车, 途经国内10余省市和朝鲜多个地区, 行程7000多千米, 沿路寻访了80多位抗美援朝将士以及他们的后代,寻找他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的历史,完成了抗美援朝之路的重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王龙祥所寻找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内容是什么?
2021-08-19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