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全民族团结抗战及胜利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1 题号:1725672

材料二: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尤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拜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 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勃兰特“华沙之跪”对联邦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
2013·广东湛江·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3年12 月 13日是我国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报声响!南京全城静止!行人默哀,汽车停驶鸣笛……再次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抗争是中国人民最深刻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为什么说“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 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材料二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 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中国全民族抗战始于什么事件?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材料三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3)材料三中“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 该事件的最终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 万多人,拔掉据点 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4)材料四中的“这次战役”指哪次战役? 该战役的指挥员是谁?
(5)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2024-03-02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却不再是那个中国。清朝末年丧权辱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同日本进行的两次“较量”,但结局却完全不同。图片中的两次较量指哪两次战争?第二次较量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这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各自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材料二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欣”

——慈禧太后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杨洁篪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图1条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出现材料二中两种不同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4-05-18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震撼的战役】材料一这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伤亡失踪数万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

材料二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哪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在中国抗战争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某次战役”指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目标及重大影响。

【胜利的奠基】材料三这次会议会期50天,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举行全会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独立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3)材料三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的内容。

【欢庆的日子】日本向盟军投降的仪式台湾人民欢庆胜利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加速并促进以上两个场面到来的重大因素。

(5)依据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2017-12-26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