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背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17 题号:17261744
制作思维导图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2-23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20]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通过瓷器及茶叶贸易每年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西方廉价的纺织品、工艺品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显然无法满足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需要,因此鸦片战争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摘编自李事明《鸦片战争对沿海居民生活的影响》


(1)根据材料,简述西方列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 见下图



(2)根据图示,指出位于福建的“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名称;概括图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材料三 茶的出口,1843年大致是1300多万斤,1855年,是8400万斤。茶的出口,刺激了国内茶的生产。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开始大规模种茶,还设立茶厂专门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这样,从事小生产的中国农民被强性拽入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

——摘编自黄婷《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43年前后中国茶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该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趋势。
2021-02-25更新 | 1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和民族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1)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是什么事件?谁领导了该“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的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材料二: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这次战争后,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3)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史上中国主权屡屡丧失的根源在哪里?
2022-11-28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的起因异乎寻常,主要是由商务上的误会所引起的。

材料二   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是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

材料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包括《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在上海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中国人普遍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你以《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019-10-11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