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73587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近代化的军队:第一,需要近代化的军器。第二,新式军器必须有技术人才去使用。第三,近代化的军队必须有近代化的交通。第四,新式的国防比旧式的费用要高几倍。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 强涂饰,虚有其表。”


(1)据材料一,指出进行洋务运动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洋务运动的口号。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中为解决军队近代化的四个问题采取的应对 措施。(3分,写出三点即可)
(3)什么史实最能说明材料三中的“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 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材料三: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纸

材料四:《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观察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运动期间北方最有影响报刊是什么?主要宣传什么观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最能说明什么问题?《辛丑条约》的签订对我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023-11-22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

时间报刊总数(种)华人创办报刊数(种)华人创办报刊数比例
18957342%
1898473983%

材料二:梁启超《变法通议》一书,犹如当头一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后,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仍然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胡适

(1)19世纪晚期,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加主要是什么历史运动推进下的产物?
(2)材料二表明,该历史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3)比较该历史运动与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内容方面的侧重点。
2023-08-12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在前期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在后期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2023-10-09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