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7383639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老师以“中国梦的探索”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材料分析------解读时代变迁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梦想?

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 ....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对人们的思想有何影响?

任务二情境再现--------感受时代巨变

材料三: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便将剪辫子纳入反清革命,剪辫子成了一股风潮。广东光复后,人们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子者有20多万人,城里的理发店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北京2月12电:“.......年幼的末代皇帝溥仪今天退位。”《泰晤士报》评论说,

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3)根据上面情境描述,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任务三学以致用-----评析时代影响


(4)某位历史教师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取舍》来定义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是指什么?它在中国近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任务四   理清线索-----思考时代意义


(5)近代仁人志士进行的探索活动有何共同特点?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国家与民族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相继展开了一场场“救治行动”。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2)针对“自我疗伤”这一事件李鸿章进行了反思:“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3)“温药慢治”虽然也以失败告终,但在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请对这一评价加以简析。
(4)史学界对“猛药重治”的这一革命行动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5)“开颅洗脑”救治行动中的各位“名医”开出了怎样的“药方”?指出他们掀起的这场运动的性质。
(6)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个共同点。
2022-04-09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千年大变局,革新求生存。初二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读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

(1)书摘一“以新卫旧”的洋务运动中创办民用和军事工业分别以什么为口号?
(2)书摘二中,“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分别指什么事件?革命派“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指推翻了什么制度?
(3)书摘三中,高举“科学和民主精神”的“除旧布新”运动是指什么?
(4)综合三张书摘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历程及特点。
2023-10-06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三个层次:
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材料二:

(1) 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
(2) 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图一图四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何特点?
(3)请你为上面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4) 结合图四,谈谈今天应该怎么对待西方文明。
2016-11-27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