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7429535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穷极思变,上下求索,探寻救国之路。某历史学习小组以“变革中前行”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问题。
[器物之变]

材料一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少数人”指的是地主阶级的哪一派别?为了“学西洋”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制度之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这次“变法”关于变革军事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被称为民国。由,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们地位的变化。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3)材料三中“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思想之变]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福州船政局

材料二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戊戌变法遂起。

材料三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

材料四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出现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标志性的地位?
(2)材料二中的“戊戌变法”对当时社会起了什么作用?
(3)联系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我们要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
(4)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它”表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进入了什么领域?
2023-10-01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材料一:“观万国之势,能变则金,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康有为

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个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小变仍亡”是康有为对中国近代哪一运动的批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根据材料指出康有为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全变则强”?
(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出材料中“民族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2019-11-22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1)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
(2)材料二中“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综上所述,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2024-01-01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