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背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747373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屈辱史。阅读材料回答,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马士认为的战争目的以及该目的实质。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2)材料二中的“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时,美国会维护谁的利益?说明理由。

材料三   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这场败仗的名称。如何理解这场败仗“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材料四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四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记住国耻。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三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查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英国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2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儿辆马年,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国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号。

材料四:

时间

史实

1858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土地为该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瑗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3万平方公里国土为该国侵占,事后逼迫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写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
(3)材料三中,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
(4)材料四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指哪一个国家?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为了占领更多土地,还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个条约?(列举一例即可)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2023-08-17更新 | 9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参与下列活动探究,完成任务。
探究一   【近代史实】(部分)
       1
探究二   【历史解释】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探究三   【家国情怀】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摘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1)结合所学,指出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何在?
(2)请结合所学,完善探究一①②③的内容。
(3)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而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此次“国民革命运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4)结合所学,分析探究三材料《宣言》的意义?
2024-02-05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迎来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德音·输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材料三:林则徐要求用甘结形式(指立文据保证)制约外商,体现“一人犯法,株连九族”的封建法律精神。有的美国商人气愤地说:“如果为了一斤鸦片而将船上所有的合法财产都没收,还要夺人性命,战争又如何能避免呢?”战争爆发后,清军主将奕经称大清为天朝上国。他的求签文有“虎头人”语,便让士兵戴上虎皮帽。英人宾汉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描述道:“他们的帽子有一种特别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身后。”


(1)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它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哪一条约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2023-11-26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