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公车上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75152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即近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拉开戊戌变法序幕的事件。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法。他们通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变法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

材料三   这场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它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各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2)洋务运动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
(3)材料二中“他们通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其中表达“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个要求的上书是指什么事件?这次事件有何影响?
(4)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其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5)以上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2023-12-03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梁启超乃日夜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同日先上,各省从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与斯会者凡千三百……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日拒和,二日迁都,三曰变法。而其宗旨则以变法为归。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据所学知识,举出这场运动在自强方面创办的一个企业名称。
(2)指出材料一中“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
(3)材料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021-10-29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由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康有为是在什么背景下给光绪帝上书的?

(2)梁启超提到的变法主张在戊戌变法措施中表现为哪几方面?变法成功了吗?为什么?

2018-01-04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