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75152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企业状况表

局、厂名称时间创办者企业地位
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中国第一家官办军事工业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事工业
轮船招商局1873年李鸿章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
开平煤矿1881年唐廷枢(主持)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戊戌变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突破了民主与科学的樊篱,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钊接连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洋务运动开始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新的社会类型”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4)归纳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共同主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30名幼童从上海登船赴美,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1875年,洋务派又选拔了四批学生,分赴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学习军事航海技术。……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立。归国后,在教育、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1896 —1918年的留日高潮:日本的成功现代化为中国带来极大的鼓励,又因经济因素的考虑,前往日本留学是极佳的选择。这一时期有3万—4万学生东渡,主要学习法政、军事、文科,他们关心政治,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力。
材料三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12年赴德国菜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1)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出现与哪一运动有关?比较材料一和二的两次留学活动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三表格中的人物都是哪一思想文化运动的领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从这些留学生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2020-04-02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发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许多仁人志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表影响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孙中山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重要阵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城市,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4)根据上述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谈谈你的认识。
2021-01-05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列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二   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也意味着长期适用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洋务运动第一阶段取得的成就(1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2023-11-08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