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17518929
在中国近代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人做著各种各样的的梦,梦想着自强求富梦想着变法图强,梦想着民生共和,中国民族复兴的路在何方,族复兴的力量在何处,让我们跟随百年探索主题展,开启一段探索之旅。

探究一【百年探索前赴后继】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简表

领导阶级重大事件探索结果及影响
地主阶级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并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根据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探究一中《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简表》①②处补充完整,并对比中国各阶级的探索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要求:至少从两个角度分析)。

探究二【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


(2)观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恰当的地点名称。据图指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探究三【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后来失败了、解体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脱离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

——习近平


(3)从探究三的论述中提炼核心观点,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加以论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上海,是当今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的风云变幻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作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融入了近代社会,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产生的结果?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创办,又特称“上海制造局”。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由上海虹口迁往高昌庙,不断扩充,发展为这一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2)上海是近代中国诸多工业行业的发源地,材料二反映的这一运动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五期起,《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俄国十月革命后,该杂志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3)由材料三可知,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这场运动除了陈独秀以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材料四:1919年“六三”北京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起,上海工人纷纷罢工,支援学生斗争,参加罢工的有各纺织厂、机器厂、船厂、铁路公司、轮船公司、电车公司、电报局、印刷厂、饭店工人,总数约六七万人。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五: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材料五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017-11-18更新 | 10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规划如此之远,拓地如此之广,岂非其举国上下积虑殚精,人思自奋之效乎?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军事工业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也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没有消失。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了不“为小邦所轻视”,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来看,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3)举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任意两例)

(4)材料三中梁启超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拉开了这场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5)材料三这场运动中创办的报刊举出两例

(6)材料二和三这两场运动在学习西方内容方面的不同

2018-10-19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19世纪中期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各一例。你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只能“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8986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的“民”指什么人?

材料三   19253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你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还有哪些“未竟之功”?

材料四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4)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2023-10-13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