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17564712
在中国人遭受殖民侵略的同时,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也不断传入,在寻求解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如何正确看待它,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四场战争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从图a至图d,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的近代化是不断追随世界发展潮流、探索正确道路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漫画中的官员认为有了洋枪洋炮就可以自强,你认为他的想法能不能实现?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结合材料二,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发起了哪两大政治运动?
2021-02-19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4)结合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
2020-08-21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1)近代中国在学习制度层面上包含哪两大历史事件?如图所示,第三层面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使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场运动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3)这场革命以什么为指导思想?这场革命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4)“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后期有了怎样的新变化?
2020-08-10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