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7631559
诗人岑参在《石犀》中说:“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诗中“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B.树立君主权威,强调以法治国
C.确立县制,加强对人民的管理D.修筑都江堰,解决岷江的水患
【知识点】 都江堰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个记载的是哪个水利枢纽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农业得到发展。(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大运河
2022-01-04更新 | 2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花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短小精悍的楹联里可是藏着不少古今故事。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此公”主持修建的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长城
2024-03-10更新 | 1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因果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我国历史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B.商汤灭夏——商朝的都城从此稳定下来
C.铸造司母戊鼎——商朝的历史有文字可考
D.李冰修建都江堰——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021-11-04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