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17759260
1954年,在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后的3个月的时间内,“全国有1.5亿多人参加讨论,对宪法草案表示热烈拥护,同时提出了110多万条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和问题”。这表明(       
A.政治协商制度代表广泛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贯彻
C.社会改革具有法律基础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53年底,新中国完成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组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名,其中妇女代表147人,占代表总数的11.99%;少数民族代表177人,占代表总数的14.44%;各民族、各阶层、各界都有与其地位相当的代表。由此可知(     
A.1953年底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已经实现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023-09-11更新 | 11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在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0-09-08更新 | 3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毛泽东在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实践这一“总章程”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2-02-19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