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7804759
联结的世界·变化的世界·发展的世界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有玉米、马铃薯、豆类、番茄、美洲辣椒、花生……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花生和树薯……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二

建筑图片图片解读

图1威斯敏斯特宫,又称议会大厦,是英国议会所在地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图2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持有一部典籍,上面刻着“1776年7月4日”

图3埃菲尔铁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造

材料三   1811—1871年英国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年代行业1811182118311841185118611871
农业35.233.328.122.322.018.815.3
工商运输业44.445.942.148.553.855.754.6
其他20.420.829.829.224.225.530.1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写出开辟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仿照材料二中对图1的解读示例,从图2、图3中任选一幅,完成对该图片的解读。
(3)观察材料三,写出1811~1871年期间英国的“就业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说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发挥创造力。在市场供求的实际问题面前,技术发明不断产生……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大机器生产。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并指出英国“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经过工业革命,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英国工业的五大基本部门。到1830年,工业收入已经超过农业收入。到1850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还促成了城市化的发展……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在“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各举一例)。根据材料二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3-05-28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许多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试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500年左右世界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试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性质如何?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走向现代】

材料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3)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砂石。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新国新梦】

材料四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以上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了什么启示?

2017-02-28更新 | 1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上大国的发展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很多经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请用吏实说明为什么材料一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1923年1月10日和17日)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道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才能当作榜样的。

——摘自列宁《论我国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走上“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道路”包含哪几种形式?列宁领导俄国进行“改变”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是在什么背景发动“革命”的?“试验性疗法”是指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从三个国家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2-03-04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