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8 题号:17822714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是一部血泪杂糅的历史,上下求索的历史。

材料一:晚清时期列强四次侵华战争。


   

材料二: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产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从今以后,我们的商人得沿大江河航行,并自由出入所有的港口。

——《(法国政府)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

帝国主义把铁路当咸剥削和侵略落后国家的战略手段。帝国主义以货款形式为清朝政府修筑铁路,附有种种条件。修筑某一条铁路就是控制了这条铁路以至控制了沿线地区……国主义从投资修筑铁路本身还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印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之法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并分别概括这两大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外国列强在侵华方式上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校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   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材料二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并把关东军司令部移到沈阳。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经济条件。(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日本法西斯在战争发动上的特点。
【战争话史】

(3)邓世昌和第二十九军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4)图三中《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启示】

(5)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结合上述材料,反思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7-08-10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曾在《全球通史》中提到: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这是某历史小组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后,设计的年代尺。



问题一:时间点A上,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问题二:时间点B上,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在这场战争中,1860年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什么罪行?
问题三:时间点C上,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中哪一条能体现帝国主义侵略开始开始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问题四:时间点D上,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2021-04-15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
(3)综上所述,归纳一个关于教育发展的历史结论。
2024-04-22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