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青铜器与甲骨文 > 青铜器等高超工艺 > 青铜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788648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弘扬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材料一:“上中下,人口手,弓车舟,坐立走,中国人写中国字,有中国心有中国情……”

——歌曲《中国字》


(1)材料一中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是什么?

材料二:如下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图示的名称。

材料三:“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上的对联


(3)回答材料三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的名称及起到的作用?

材料四: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摘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结合所学列举出材料四中的三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各一人。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各举一件史实对该观点加以证明。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超工艺的精品】

材料一   如图一、图二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上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说出这两件青铜精品铸造的时期并指出图二所示青铜器在青铜器中的地位。

【中华文明的载体】

材料二   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收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如图甲骨片中所示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如图所示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请说出这种文字的两种造字方法。

【巧夺天工的工程】

材料三   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

部位主要作用
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飞沙堰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岷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3)指出材料三中描述的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这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据材料三的相关说明,说说这项水利工程具有什么功能?

【影响深远的思想】

材料四   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4)材料四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通过以上问题,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认识?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人物是______,他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四: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史实?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6)根据材料五,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2018-03-14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210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了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习近平步入殷墟博物馆,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随后,习近平来到车马坑展厅,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他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这方面,考古事业居功至伟。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1)殷墟成为当时都城与哪位商王有直接关系?
(2)材料中习主席认为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他怎样认识汉字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3)习近平步入殷墟博物馆,仔细观摩青铜器,请答出两件商代青铜器的精品?
(4)“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夏朝的后期的都城遗址是什么?
2023-12-16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