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80301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初,他决心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兴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材料二: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指出“他”对农奴制的态度。
(2)据材料二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改革的实质及局限性。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历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知识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发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请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联邦政府颁布的哪些文件对扭转战局起到了重大作用?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3)材料三中提到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
2022-10-20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一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块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一致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曲线图,分析苏俄(联)1913一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一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29一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直接原因。说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政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4-03-22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是条奔腾的大河.其中许多事件往往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材料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这一时期各国的“变法”促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剧变?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密 时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摘编自《学习强国》


(2)写出材料中的“两次会议”的名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会议概括其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转折”。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国家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3)材料三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优势有哪些?

材料四: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俄国近代以来的三次历史性转折,其中有的使俄国发生了耀眼的腾飞崛起;有的使俄国出人意料地失势陨落。这些事件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材料中“三次历史性转折”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021-05-22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