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1803870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所大学、一本杂志成为其主阵地。一群爱国知识分子成为其领航人,发出“青年如初春,如朝阳……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宣传新的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这种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鲁迅曾称赞中国共产党:“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批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1)材料一中的“一所大学”“一本杂志”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革命理论”指什么?
(3)材料二中鲁迅为什么如此高调地评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的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但他并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材料三:被民主和科学所唤起的成批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几乎在一夜之间纷纷成了社会主义者。西方传来的社会主义思潮迅速地影响了“五四”前后涌出的一代出类拔萃之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主义”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2023-12-05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提取图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请按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给以上图片排序,并从中选择两个事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的历史意义。
(3)请为上述事件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
2022-11-07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文艺复兴时于期,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动与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欧洲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它不仅将自然科学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在西方社会从中古向近代的过渡中谱写出不朽的历史篇章。

材料二:清王朝虽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国中游荡,不管是袁世凯的称帝还是“革命”者的集权行为都说明,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等深感“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新文化运动,就是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帮助国人摆脱专制主义束缚,为实现真正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王铁群《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在深圳的讲话

材料四: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文艺复兴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邓小平1992年讲话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4)阅读材料四,运用相关史实,指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
2018-04-29更新 | 3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