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背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8084968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因中国政府施加于在中国旅居的英国臣民的损害,以及对于英国国主的亵渎,特向中国皇帝要求赔款和昭雪,英国女王陛下已调派海陆军队前往中国海岸。

——18402月《巴麦尊子爵致大清皇帝钦命宰相书》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三:(在这场战争中)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也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是技不熟也。兵丁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故所谋往往相左。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


(1)从材料一来看,英方认为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3)从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中我们获得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一一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一《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一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四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学者认为从1840110年的历史,就是西方侵略的冲击,以及中国有识之士为应对冲击开展的抗争扣探索。历次侵略战争都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之下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变革。

一一人民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与外界完全隔绝”状态的政策及英国为打破这种状态而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此战争中一民族英雄人物。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重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三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名称。请用材料三的一句话证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据材料四,试从中国人民“探索”的角度,列举一例应对“冲击”所作出“反应”的史实。
2021-10-19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究题。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梦想与追求、梦想与挫折、梦想与抗争、梦想与胜利从来都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完成下列问题,你对近代中国梦会有更多理解。

【天朝上国梦】

材料一:当工业革命席卷欧洲之际,在北京紫禁城里,大清帝国的君臣们依然陶醉在“万邦来朝,四夷皆服”的天朝大国的荣光之中。他们还不知道世界的格局跟想象中的已大不一样,在欧洲,大航海和工业革命造就一个又一个大国的崛起,他们的战舰和商舰纵横四海,在世界各地寻求财富,开辟市场建立殖民地,人类社会第一次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以贸易立国的大英帝国早已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垂涎三尺。

——《记录·大时代》

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伴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少。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结合材料一,概括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太平天国梦】

材料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八年级教材


(2)结合材料二,列举19世纪四五十年代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史实。
(3)结合材料三,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

【中华民国梦】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演说

材料五:中国共和垂六年(1917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孙中山


(4)结合材料四,简述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5)结合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2022-11-20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材料二: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无敌初中历史年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3)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3-06-17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