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8203471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221
钢产量55432
A.十月革命的影响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苏联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苏联工业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到1940年,苏联已经拥有了1800万吨钢材,1.6亿吨煤炭,3100万吨石油,1500万吨生铁。这表明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A.导致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B.使苏联成为一个工业化强国
C.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不平衡D.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2024-01-11更新 | 3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制度”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2020-12-23更新 | 9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中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B.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
C.赫鲁晓夫改革开始D.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2020-04-23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