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老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18258108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方面。甲骨文的很多字体沿用至今,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材料二   《老子》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在给《老子》作注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固而法固,与自然无所违也。”

材料三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依据材料一,概括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五禽戏”诞生,它的创编者是谁?同时期产生的哪部医学著作全面阐释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4)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举出两条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①》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

材料二   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请将①②③处的典籍名称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有什么建议?
2023-12-03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材料二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简述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今天提倡的教育公平源于孔子的哪一教育主张?我们可以从哪一著作来了解孔子的思想?
(2)材料二图中的哪个人物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哪个人物与图片中的庄子合称老庄?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
2023-11-08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而在这其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诸子,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习近平

材料四


人物

派别

治国思想

孟子

儒家

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庄子

道家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子

墨家

要选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

韩非

法家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知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他的政治梦想是什么?如材料二所说,虽然其政治活动失败了,但在教育上有绝大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禹治水”是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习近平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哪一思想派别的主张?
(3)春秋战国硝烟弥漫,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同,墨子和孟子的观点各是什么?
(4)爱护校园是每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一些不和谐现象:乱扔垃圾,班级桌椅被破坏,地面不整洁,下课打闹等。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请你从材料四中任选几家思想,表达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200。
2023-01-05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