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1835536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

材料一: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3·河北·一模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鸦片战争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庆祝建国70周年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请结合活动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一   (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纪念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2019年9月30日,在烈士纪念日当天,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群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篮。


(1)任意列举19世纪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两位民族英雄。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继承发扬先烈的精神?

活动二   (庆祝大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2)香港岛和台湾岛是在19世纪的哪两场战争之后成为了列强的殖民地?

活动三   (盛大阅兵)央视播音员海霞激动的播报:“红的旗帜迎风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阔步而来”。


(3)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高擎的“党旗”是哪个政党的旗帜?这个政党诞生的标志和诞生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2020-12-01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图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诸国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哪次惨痛的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
(3)材料三中签订的这一条约划定的作为使馆界的“胡同”是指哪里?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020-09-29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列强入侵。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英勇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列强入侵】史料一

签订《南京条约》场景(绘画)                                      地道战(绘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改良救国】

史料二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它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新学家们带来的思想解放作用,远不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史料一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出现在哪场战争中?史料二指哪一历史事件?

史料实证
【反抗斗争】史料三   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阐发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史料四

        图①   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图②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图③ 泸定桥                                     图④   《南昌起义》(绘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史料三“民权”与史料四中哪一图片相对应?依据史料四图片③的史实,请从精神价值层面予以解读。
(3)请按时间顺序为史料四图片进行排序(只写序号)
(4)请为上述史料归纳一个合适的主题。
2024-03-12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