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西晋兴亡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少数民族的内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8395229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发展时期。张老师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观察下面示意图,分别简述两次人口迁徙传来的影响。

(2)阅读下面材料,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代背景,并概括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措施。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3)下面呈现的实物史料从哪些方面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现象?

(4)综上所述,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并简述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材料,回问题。

材料一:从东汉起,气候开始变冷并逐步加剧,到公元第3、4世纪为最冷,以后逐渐减弱。在这几百年中,原居住于我国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纷纷从塞外举旗南下,一泻千里,势如破竹。《晋书·文帝纪第二》记载:“魏末晋初,北方民族归附的人数达八百七十余万口。”

—张利

材料二:江南水乡在前代水利建设的基础上,水利灌溉事业有了更广泛的发展……南朝时期,江浙的太湖流域、江西鄱阳湖流域、湖南洞庭湖流域和浙江东部的会稽地区,成为著名的产粮区,沈约在《宋书》中记载:“一岁或轮,则数那忘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魏时出现了哪一社会现象?归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二概括南朝时期社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时期江南社会经济发的原因。
2023-03-23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帝王出御图》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的历史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北朝时期,原先属于放牧游猎经济的西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半农半牧的演变。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拔发左衽、审袖、长领长袍,女子是冠帽夹领,小袖短袄。民族杂居相处后,胡人穿上了宽大飘逸的汉服。蒸馍、烙饼、馅饼、面条、油炸饼等少数民族的食物,中原的汉族也普遍使用,且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很受欢迎的饮食时尚。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各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意义。
2024-01-23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大规模迁徙(部分)

——改编自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

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世界人口迁徙简表(部分)

时间主要流向主要活动影响
15世纪末至16世纪从西欧到美洲殖民国家大量人口开始迁徙到美洲世界从分散走向A
16世纪至18世纪从非洲到美洲B有助于美洲经济发展
18世纪至19世纪从农村到城市英国、美国、法国农村人口迁徙到城市有利于城市化,社会发展

——改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徙的主要流向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这种主要流向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并简要总结这一主要流向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A处、B处的内容?并指出推动15-19世纪人口迁徙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2024-06-14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