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861936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重大事件
184018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战败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
18881889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00190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写出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事件。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写出列强侵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出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所做出努力的史实事件。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写出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时代主题。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1)孙中山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2)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其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3)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4)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2022-11-25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种种磨难,不断地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探求各种救亡图存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 “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

材料二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1)材料一中“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孙中山先生开启这一“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鲜明旗帜是什么?请写出两位“新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3)分析材料三中“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的原因。
2019-06-04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专制主义和至尊的帝王被人们所唾弃,而民主、共和变成人人争贴的时髦标签。革命高潮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变化,甚至发生普通公民自荐当总统的新鲜、真实的事例。

——王文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场革命后人们的心理?
(2)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3)你能从思想解放的角度来简单评价一下这两场运动的积极作用吗?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2018-03-06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