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8820492
北京人使用火

夜晚来临了,北京人回到了居住的山洞中。茫茫夜空,月光阴暗,远方的天空似乎有一些星星。洞里洞外一片漆黑,大家只能依靠彼此的声音和气息辨认对方。空旷的原野中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年轻力壮者手持木棒守在洞口中,担负着保护大伙的重任。洞内的老弱妇孺们吃着白天寻来的野果,嚼着难以下咽的兽肉。一阵寒风袭来,大伙不由得抱紧双臂,彼此紧挨着,在寒冷和不安中慢慢睡去。

正当万籁俱寂之时,只听得“咔嚓”一声巨响,一道闪电从孤寂的夜空跃出,劈向西北的森林,随之雷声大作。洞中的北京人惊醒了,也惊呆了:林中一片冲天火烧火红光,滚滚热气袭来,野兽惊号,鸟儿悲鸣,四处逃散。北京人不知发生了什么灾祸,没命地逃向远方。

几天之后,惊魂未定的北京人怀着警惕回来了。森林荡然无存,黑乎乎一片,浓浓的白烟中夹杂着浓烈的焦味和一丝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的香味。他们发现,香味来自于林中死去的兽类。一个大胆的年轻人忍不住取下一丝肉放入口中,他的眼顿时露出了惊异和兴奋的光……

北京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发现:夜间冲天的火光,可口的兽肉和周身所感觉到的热气,均来自于那跳动着的神秘的东西——火。




(1)上述文字反映了什么?
(2)文字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知识点】 北京人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了解文物古迹,发扬科技创新,传承文学艺术,增进民族交融,是培养家国情怀,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材料一



(1)从材料一中的文化遗产中任选两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科技著作】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想中出现“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时代的风貌。

材料三陆游《杂赋》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指夜二时左右)方静,而五鼓(夜四时左右)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商业活动的新特点。请再举出一例宋代商业繁荣的史实。
【民族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民族交融发展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材料四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4)分析材料四,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2021-04-20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方式一 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从图一复原图可以看出远古人类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图二中我们称这是什么样式的房子?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
【方式二 地图学史】

图三


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为了称霸,他又打出了什么旗号?

                                                     图四
(3)请将图四中丝绸之路的路线补充完整。
【方式三 新闻学史】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龚铭、母曼晔):在清明节(4月4日)的细雨微风里,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同胞齐聚轩辕殿祭祀广场,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4)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方式四 成语学史】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一场战役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


(5)材料中的战役指的是哪场战役?想一下,这场战役有何影响?
2017-03-17更新 | 1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020-11-17更新 | 7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