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18873770
历史的足迹。

材料一   下面是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李白((701—762年))和岳飞(1103—1142年)的足迹。


孔子周游列国图                  李白一生足迹示意图     岳飞一生足迹示意图

材料二   观察下面图表内容。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鉴真力排众议再东渡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
138年,张骞应汉武帝之招率领随从西安出发,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742年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五次失败,矢志不渝,第六次终于成功1404-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材料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材料四   不同时期英国和美国的扩展示意图。图片说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算上领土、自治领、殖民地和托管地,当时大英帝国人口数量4.13亿,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25%。大英帝国控制的疆域总面积更是达到了3400万平方公里,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图片说明: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建立了大批军事基地,最多时达五千多个。目前,美国在全球140个国家都有军事基地,海外军事基地共374个,驻军30万。美军打开了各国大门,美国的商品随后就到。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三人的足迹中任选一个,说明其一生足迹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从中得到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为其一个主题。并从中任选一个史实,说明与主题的关系。
(3)请写出材料三图中①处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名称。此图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比较英、美两国对外扩张方式的异同。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9年11月27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共济宁市委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举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人法也,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著名思想家的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主张。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该观点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基础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是什么?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该局面出现的重要意义。
(5)你认为当今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积极意义?
2020-09-19更新 | 10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做法,春秋战国时期,为“德治”和“法治”这治国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分别是谁?

材料二:一般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私学的创始人……在孔子的私学里,只要你好学、想学,就“有教”,至于你原先和现今的情况怎么样,是不必过问的,那叫“无类”。

——摘编自陈雪良《春秋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局面的举措及其教育主张。
(3)材料二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们要研究“孔夫子”的言行首先应该查阅哪部书?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4)根据材料三,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
2021-11-16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这一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的、珍贵的思想宝库。

材料二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其收徒讲学,传承礼乐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影响至深且远。

——摘编自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三   


材料四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堪称文化发展的光辉典范。

——马执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及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图A.图B人物是哪一学派的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A.图B人物的思想主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历史影响。谈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2-11-25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