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8965526
近代化探索历程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以学习西人“秘法”,“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此次“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哪项内容?
(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认定的“民主”和“科学”的运动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总结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国近代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各个阶级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促使恭亲王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此以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并处死巴夏礼;而在爆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

材料二:在义和团看来,1900年夏他们进行的战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冲突(我们认为的那种军事冲突),而是确定谁的法术更强大更有效的一场较量,推而广之,义和团就是要与洋人和教民较量一下,看谁的守护神更强大更有神力。

——摘编自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材料三:19195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6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1)材料一中以“恭亲王”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为维护清王朝统治而发起的运动。
(2)材料二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哪一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的成果。
2021-12-17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列举这场自强运动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创办的企业一例。并据材料一写出这场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2)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学习日本的政治体制后,“十年而图霸”实现了吗?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这棵大树砍断了。树断了,树墩还在”的含义。

材料四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4)根据材料四,写出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5)根据以上分析和以上运动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017-11-09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即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吃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9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25年前,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一一日本,公然摘下文明的面具,暴露野蛮的真面目,挑起了一场侵华战争,毁灭了清朝的强国梦想;119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大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1)材料一中“179年前”“125年前”“119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些事件?

材料二   秦请购买外洋船地,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曹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

材料三   义和团民谣唱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3)根据材料三,写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义和团的哪一句口号表明了其斗争对象?

材料四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誉的此“公”是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哪位民族英雄?“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赞颂了收复边疆的哪位英雄?
2019-10-23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