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战略大决战 > 淮海战役
【知识点】 淮海战役解读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东北战场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要攻击目标,长春守敌做出了起义或投诚的行为也就势在必然;淮海战场上,毛泽东做出把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平津战场上,为了实现切断敌人退路不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最后陷于孤立绝境的北平之敌被迫接受了和平改编的建议。材料表明三大战役(     
A.都是以人民军队的胜利结束B.中国国民党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
C.实现了人民的当家做主D.胜利主要是由于决策者的正确指导
2024-02-25更新 | 1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将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几个重要史事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挺进大别山②渡江战役③转战陕北④三大战役
A.①④③②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2024-06-06更新 | 13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粟裕将军曾作《沁园春》词一首,其下阕是:“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词作反映的应是( )
A.南昌起义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抗美援朝
2021-09-09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