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92 题号:1936082
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召开,选举出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这次大会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回顾党走过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
【会议篇】
(1)下列图片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相关的有:          (多选)

(2)1945年,中共还召开过哪次重要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创新篇】
(3)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成果指的是什么?
【感悟篇】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砥砺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1)据图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开创者是谁?

材料二   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延安就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在抗战中,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2)据材料二概括共产党是怎样抗战的?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材料三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024-03-21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上道光帝折


(1)材料一是谁的上书?为此,他做的事情是什么?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揭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四: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学生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材料四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你如何理解这一事件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中汇聚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022-03-16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图一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为什么要建立这座纪念碑?
(2)图二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28响”的含义是?
(3)依据图二说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的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在哪?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启示?
(4)材料二中的“三年”起止何时?“三十年”又起止何时?这一时期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5)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2021-04-01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