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 孝文帝改革 >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9606496
舞蹈承载多元文化,体现对美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以下是中国古代舞蹈相关的文物

   

材料二: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安徐、闲雅,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

——摘编自袁禾《中国舞蹈通史》

材料三:北宋民间舞蹈不仅出现于瓦子、酒楼,在城市街巷、乡村场院也发展起来。由若干表演者组成的舞队数量繁多,表演形式多样,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文化夜市开始出现,市民在支付费用后,就可以观看舞蹈等表演。观舞写词也成为宋代文人的风尚,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词》所录北宋时期描写舞蹈的词约有210首。

——摘编自李忻桐《北宋市民艺术研究——以宋人笔记为中心》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写序号)
中国境内文明起源:______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______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______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方舞”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举出这一时期体现该特征的其他史实。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舞蹈艺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苹。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据信息一指出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2)信息二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2019-04-21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材料三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四   



(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4)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启示?
(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请写出材料四中的雕塑艺术与哪一宗教有关。
2023-02-16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王朝都从思想、文化、经济、民族关系、政治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统治。
【民族篇】

材料一: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其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钱穆《国史大纲》


【经济篇】

材料二:宋代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宋代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制度篇】

材料三: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


【思想篇】

材料四: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五: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评价八股取士时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之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孝文帝推进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原因。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请你结合实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各一例即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戴逸先生评价的是哪一机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君主权力的发展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材料五中顾炎武的观点与材料四中杨齐福的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理由。
2023-03-21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