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9 题号:1962802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次会议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费孝通作为参会的代表之一,他回忆:踏进会场,在我来说是生平第一次。这也是中国政治生活的“第一次”。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

——摘编自谷士欣《中国民主政治揭开崭新一页》

材料二:我国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体现真实而全面的民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保障

——摘自王向明、张廷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创造“两大奇迹”的重要保障》

材料三:


   

材料四:在新征程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摘编自拜丽娜《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费孝通所参加会议的名称。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所述政治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并根据材料二,说说该制度的优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把图16中①②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胸怀梦想,在救亡中学习,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苦难中抗争】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近代的什么运动?请写出第一次运动中前期的纲领性文件名称。
【救亡中学习】
   
(2)请根据图3.4.5分别写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图6企业的创办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救国主张?
【探索中发展】

材料一:

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人身暖哎……主席的思想传四方,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男女老少齐参战哎,人民战争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电影《地道战》主题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3)结合材料一由所学知识指出,1938年毛泽东的哪一论著,使“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为紧紧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1949年图中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4)上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重工业快速发展的成就有哪些?(列举一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创新中复兴】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摘自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5)图中反映出深圳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趋势主要得益于1980年中共中央的哪一项战略决定?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举措。
(6)综合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悟或启示?
2023-06-26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如图中两部文献分别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这两部文献,后者的新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2)据材料二,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什么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材料三   为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同志平反



(3)图三、图四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

——《中国的法治建设》


(4)据材料四,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材料五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5)据材料五回答,新宪法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材料六   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6)据材料六回答,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020-04-01更新 | 9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三幅图片反映的事件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日子……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命。

——摘自《受)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夕,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列强)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对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
2019-06-17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