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1983928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春秋》——主张“无为而治”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孔子——《论语》——“仁”,“为政以德”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2021-11-05更新 | 4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历代中外政府都比较重视民生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生思想的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中,重视民生疾苦的不在少数。

材料二:从罗斯福本人到他的“新政”谋士们都认为一个关心群众福祉但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漠视人民疾苦却无所作为的政府好。

——崔毅《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材料三: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时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两位思想家的民生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为“关心群众福祉”,解决“人民疾苦”,“新政”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新举措,并概括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孟子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两者都认为治国应该
A.无为而治B.尊崇天道C.加强法治D.施行“仁政”
2018-06-11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