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9864988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发挥创造力。在市场供求的实际问题面前,技术发明不断产生……建立以机器或以机器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率优势……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大机器生产,并成为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这样描绘道:“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条件,并指出英国“工业国”的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说出推动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探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发展我国经济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决策引领】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联系所学,材料一中的“列宁的思路”具体指什么?联系所学,材料二中“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
(2)1992年中共上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科技创新】

材料四: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20世纪末
工业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世界工厂英国美国日本
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分数化

——摘编自孙林着《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五: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特向重工业发展……凭借某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权的优势,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六: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编自胸全位《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3)阅读材料四回答“世界工厂”的产生源于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4)阅读材料六回答,如何才能改变“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的现状?
【开放交流】

材料七: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09年欧债危机加剧了底层民众生活困难,矛盾愈益突出。2016年以来,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特朗普似乎要掀反全球化浪潮,英国公投脱欧,其他欧洲国家内的疑欧势力看涨,极右翼势力纷纷抬头,不论民粹主义政党是否上台,这股力量已经导致欧洲国家的内外政策发生调整和变化,包括对移民、全球化、反恐等,西方有学者预判全球化会出现大倒退。

——“从民粹思潮看欧洲政治风向之变”《光明日报》

材料八: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人为造出来的。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资本流动、科技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材料七“脱欧”是指脱离哪个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
(6)结合材料八及所学知识判断,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出现材料七有学者预判的大倒退?请阐明理由。(无理由不得分)
2019-05-30更新 | 1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1)材料一中图一、图三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能源的应用?这些发明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4)综合以上材料,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024-01-21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摘自《世界历史》教材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摘自《世界历史》教材

材料四: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

——摘自《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


(1)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写出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一部代表作品。
(2)材料二中“新制度”指什么?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材料三是哪个国家的法律文献?请写出该文献的名称。
(4)材料四中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这次革命在交通领域有何重要发明?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说出一点
2021-04-05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