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99851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材料三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指什么?写出除了《新青年》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活动阵地。
(2)材料二的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的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该运动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又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摘编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君主立宪”,揭开这场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一中图二、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人说这次运动有成功的一面,请说明理由。
(4)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各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2023-11-23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导、社会变革的前奏。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丰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有《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言论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历史上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新运动”是指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口号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三部作品共同提倡的主要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2024-05-10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
2021-03-18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