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2007015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朝有军队约80万,英国远征军最多2万人,英清人数为140。但清朝兵力散布全国各处,每遇战事,需要从各驻扎地抽调兵丁。清朝的调兵速度大致为:邻省约30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清军并非全员作战,比如在18418月厦门防御战中,4300名驻守当地的福建水师,参战者不足2000人。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1850年到1856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额逐步扩大,短短的几年中,逆差额从4274880磅到8436072磅几乎翻了一番。英国在此期间曾扩大对华鸦片走私,其中1845——1849年中国年平均进口3.9万箱,18501854年年平均进口5.35万箱,18551859年年平均进口6.85万箱,但鸦片的盈利并不足以弥补其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仅生丝一项出口就可将其抵消。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

材料三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摘编自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材料四   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结果赔偿巨款,京津一带驻兵,形同异域,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割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英贸易出现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后来英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一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再陷”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中哪一条款可以证明“满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割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一   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战争”指的哪一事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的是谁?这场战争中哪一条约的签订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材料三   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

(3)材料三提到的战争中,日本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是指哪一事件?

材料四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4)材料中提到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这份礼物中的哪一内容能够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5)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2018-11-13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以下历史学习途径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要求。

途径一阅读下面历史书目录,获取有效信息。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开始
第1节     英国走私鸦片与林则徐禁烟
第2节     战争进程《南京条约》的签订与条约体系的形成
第3节     中国思想界的反应与对策
第四章     甲午战后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命运的回答
第1节     甲午战争前后帝国主义在远东的角逐……
第4节     革命派的早期革命活动……
第8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第八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第2节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3节     国共合作破裂,第一次国内战争失败……
第5节     工农武装割据与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1)根据途径一,依据第四章的主题名称,举两例相关史实完善第四章部分章节内容。参考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归纳第八章的主题。

途径二     阅读图表材料、认识历史问题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2)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历程。阅读图一、二、三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途径三     阅读表格材料,认识历史问题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材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45年4-6月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国14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的理解。
2021-03-19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西方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昂的近代史诗

材料二: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侵略者通过哪场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次中国被迫打开了哪些通商口岸?
(2)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写出其中两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揭露的事,谁是真凶?
(4)在材料二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是什么?中国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材料二的结果如何?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6)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2021-10-18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