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抗美援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2023589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历经两年零九个月……向世人展示觉醒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也使世界认识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及泱泱大国的实力和尊严。它以敌人的失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材料二: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个历史时期,说说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的生产状况,并分析当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这条道路”是什么道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2-23八年级下·广东肇庆·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合作共赢符合中美共同利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外国研究机构康伦公司在《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说: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一例?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说出中美贸易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1943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科德尔·赫尔回忆录》——


(3)20世纪40年代中美为有效实现“联合作战”的具体举措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为什么要承认中国为“主要大国”?
(4)中美合作需求远大于分歧摩擦,当前中美两国必须加强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2019-06-05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开国大典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三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024-04-11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1)材料一中彭德怀的话是在哪一战争结束后说的?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为改变材料二中描述的现象,新中国制定了哪一发展计划?

材料三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3)材料三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

材料四   如下图



(4)图一中邓小平正在为深圳这一经济特区题词,再写出当时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图二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签字仪式,这张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2022-05-04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