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2024900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前期的革命历程

改良的破灭1892年(光绪十八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
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是李鸿章拒绝与他会面,这让28岁的孙中山对清廷的幻想彻底破灭。
革命的探索1894年11月,孙中山和20多个进步华侨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兴中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
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的倡议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随后,在同盟会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出了“治病”的“药方”。
1906年到1910年,4年之内,孙中山领导的8次起义全部失败。
初步的成功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根据材料,指出促使孙中山开始革命探索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孙中山在革命探索中开展重大活动的主要方式。并据材料概括孙中山领导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
(3)根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中国革命道路,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也就是说,先到农村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4-03-03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行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上述材料中,他们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领导了哪四次探索?
(2)材料一中他们实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地点在哪里?
(4)材料四运动中的重要阵地
(5)四次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0-11-12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图1:_______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____;                           
图4: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主要的特点。

材料三



(4)材料三中图5的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一年?这场运动的性质如何?
(5)材料三中图6的南湖红船,宣告一个了“伟大巨人”的诞生。她是哪一年诞生的?她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020-12-11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