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武昌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02897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那年,革命的实际行动,本来不十分顺利。不过,满清政权的溃烂,已经到了极点,一般民众的反政府情绪,也已十分成熟了。当时的革命种子,已经在新军中生了根,这也是武昌起义一举成功的因素之一。

——摘编自曹聚仁《中国近百年史话:蒋畈六十年》

材料二   民国初年,西方民主思潮与实践一时间颇为盛行。然而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独举北京政府,逐步废弃了各项民主政制,使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成为昙花一现。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一批年轻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怀疑和思索中觉醒、成长起来,勇敢地肩起了反对专制主义的重担。他们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一场空前激烈、深刻的思想革命。

——摘编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一项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
(3)材料三所述“民主主义者”有哪些代表性人物?
(4)据上述材料,简述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功绩?还有什么遗憾?
(2)请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
2019-12-16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后,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请回答:
(1)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突出历史贡献是什么?
(2)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中为什么说“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2020-12-19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①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②1878年,赴美国夏威夷读中学
③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④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⑤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⑥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流外海外
⑦1896年,在英国考察西方政治,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在伦敦遭清使馆绑架软禁
⑧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⑨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⑩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清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
⑪1913年,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出走日本
⑫1914年,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重振革命党人
⑬1915年,发表《讨袁声明》,发动“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⑭1917年,针对北洋军阀专制,发动“护法运动”
⑮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 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释三民主义
⑯1925年,在北京逝世,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

(1)依据材料一分析,1892年至192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他思想的变化?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12年已经推翻清王朝,为什么孙中山还在继续将进行革命?
(3)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至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5)回顾孙中山一生,你觉得现在我国每逢“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在天安门广场摆放孙中山巨幅画像与毛泽东画像遥相呼应,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1-11-30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