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20308530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这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互关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

材料四: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请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并指出这一系列举措在中国历史上有何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有哪些超越?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4)依据材料四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64年,李鸿章强调“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狃于祖宗之法,必须……废弃弓箭,专精火器”,主张“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陆可恃”。

材料二 据英人傅兰雅记载,从1871—1880年的10年间,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的西书就有98种、235种、译成未利之书45种,140余种,尚有13种未全部译完,其数量远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翻译西书之总和。


(1)根据材料一,“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有哪些?指出李鸿章主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9-06-05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领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辛亥革命,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指出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
2023-12-13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大事记(部分)

第一家大型综合军事企业盘江南制造总局
第一个译书机构
选派留学生赴美留学
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次设立电报局
第一条 自主修建的铁路;唐胥铁路
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第一支近代远洋海军:北洋海军
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材料二 学者陈旭麓认为,李鸿章是洋务运动——近代化第一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十九世纪后期那个特定时期的开拓性人物。另一方面,李鸿章毕竟还是属于封建“体”里面的人,他本身并没有超过这个“体”,只是从封建的“体”里绽开一个缺口,这是评论李鸿章与近代化关系的一个基点,如果越出了这个基点,就同当时的历史不相符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与问题,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
2022-06-22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