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0315373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片领土成为一个民族的伤疤】

材料二:   

   

【一处公园成为一场侵略的炫耀】

材料三:在日本东京的上野公园曾经有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面而去的地方。这个地方高悬着1895年2月被日本俘获的北洋水师靖远舰的铁锚。它同镇远舰的铁锚、主炮弹头等一起陈列于此,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四:“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国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与之相关的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沙俄侵占中国①处领土是什么战争期间?这场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我国哪一地区?
(3)材料三中,靖远舰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俘获?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这与其获得的什么新权利相关?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签订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5)“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侵略之船】

材料一 英国军舰“皋华丽”号



(1)在这艘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条约的内容分析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自强之船】

材料二 “黄鹄”号



(2)这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你认为它发生在什么事件中?该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地位如何?
【英雄之船】

材料三   “致远”号



(3)这是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之船。当时指挥这艘军舰的管带是谁?这场海战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4)这些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1-04-12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乾隆皇帝给英国女王的回信

材料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三:“为发展对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约》

材料四:“《WTO协定》和本协定书的规定应适用于中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已建立特殊制度的地区。”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书》


(1)根据材料一统治者的态度来看,当时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______;《南京条约》签订于_____________战争之后。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内容,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变化。
(3)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历史进程的认识。
2021-01-17更新 | 1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被列强侵略的题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追求近代化的探索史。阅读材料。

材料―:我们反思这场于1840年由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钰《改变中国》节选

材料二:甲午战后……清政府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开矿,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实行政治变革。

―—龚书怿《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

沉,从而给中国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在经济上:帝国主义通过庚子赔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加剧了经济衰败;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利用合法驻军,划定使馆区,并禁止民众参加反帝组织,导致清政府丧失了大量主权,使其沦为“洋人的朝廷";在精神上:帝国主义通过惩办“祸首"、停止科举、以中国人口制定赔款标准等,强化了对中国人民的心理狂服。

——吴雪《辛丑条约》一纸灾难

材料四: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反思这场由英国发动的战争”指的是近代哪一侵略战争?列举旨在“自强”“求富”的“内部改良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战争和运动起到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开矿出自于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写出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在19世纪末进行政治变革的事件。
(3)根据材料三归纳《辛丑条约》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5)综给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
2022-11-13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