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0321310
观看下面三幅图片并阅读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842年,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税款协商。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二:《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代表为李鸿章,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图三:《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是清朝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图一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上述图文资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3)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探索层面主要影响(意义)
洋务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孙中山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等思想层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梦领导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6723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名大陆青年学生与来自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18名台湾青年学生参加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主题活动,并举行圆桌会议,展开了“中山精神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讨论。


(4)试分析今天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
(5)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怎样的努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A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B及所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做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补全材料中A、B内容;以上哪个条约成为“公车上书”的导火线?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大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请你列举“中华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力”一例。
(3)通过上面材料结合学过内容论述“落后就要挨打”。
2024-04-04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付诸一炬……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

材料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四: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陈天华《猛回头》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叙述的是哪次战争中的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指的是哪次战争?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4)材料四中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19-10-19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又北上攻占浙江定……接着,英国陈兵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惊惶失措,连忙派大臣与英国谈判,并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此后两年中,英国侵略军不断扩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材料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1)材料一所诉的是哪次战争?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除了材料一所提及的战争之外,列强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对中国还发动了哪三次战争?这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
(4)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是指哪两个国家?
(5)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2-10-04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