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20331018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材料三   革命为唯一法门,可以拯救中国出于国际交涉之现实危惨地位……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运动是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东西”指什么?这场运动有何进步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哪一运动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根据材料二,请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张。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一些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1837-183918451846
英输华货物总值年均不到100万英镑179万英镑239万英镑

材料三:在对外战争中,李鸿章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1912年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合资创办了福新面粉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了六家。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却屡遭挫折。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请引用材料三原文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福新面粉厂在一战期间获得厚利的原因和一战后屡遭挫折的原因。
2023-09-13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5日,美日两国宜称《美日安保秀致》“连用子包括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在内的所有处于给未来的东亚和平与稳日本施政权之下的区域”。美国今天对安倍政权的经靖政策,只能给未来的爱好和平人民的坚决定带来严重消极影响,一定会遭到中国和日反对。


(1)当时西方大国将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无法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这一事实。美.日应该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六十多年前的冷战思维到今天是不是需要进行反思了?我建议他们从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孔子的智慧中得到一些启示。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请举出其中一个例子。
(3)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和结果两方面比较中日两国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向西方学习上有什么不同?
(4)下面是“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在图上标出并在旁边空白处改正,


(5)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我建议他们从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孔子的智慧中得到一些启示。”孔子的什么思想智慧可以让“他们”“得到一些启示”?
2019-03-01更新 | 10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康有为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致总理衙门书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上光绪帝书

材料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材料三   对于中国来说,失败同样宝贵。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启蒙思想运动,它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正是这些新的思想,伴随古老中国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纪。

——摘编自《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一,比较两位历史人物的主张有何异同。
(2)材料二中,你读到了该人物的什么情怀?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屡屡失败的认识。
2023-04-25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