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的兴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0341468
民族危机、国家危亡之地,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奋起反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洪秀全想平均地权,虽未实行,也足表现他有相当政治家的眼光。他的运动无疑的是起自民间,连他的宗教,也是迎合民众心理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


(1)写出材料中“少数人”里的两位代表性人物。根据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这些“少数人”是如何“学西洋”的?
(2)材料二中“他的运动”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洪秀全“有相当政治家的眼光”是如何体现的?
(3)材料三中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和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分别是指什么?
(4)根据材料,分析英国外交副大臣的主张及提出此主张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不断沉沦。面对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在屈辱中不断反省和觉悟,奋起进行反抗斗争。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出台,但是这些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


(1)举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的史实(举出两例)。这些史实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2)晚清时期提出“救国方案”的社会各阶层分别是哪些阶层?这些“救国方案”的实施结果有什么共同点?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023-09-08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最早亚非自由贸易圈,不仅拓宽了贸易往来,还符合各国人民寻求发展的意愿,在整个时代的经济发展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并在客观上助推了早期南洋移民活动。

——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坞》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东南地区满目疮痍,农村生活更加艰难。时值东南亚种植园经济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之际,出现了“下南洋”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0年间,中国向东南亚移民达到顶峰,仅1922年至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500万。

——捕自陈输生《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近代“下南洋”的不同之处,并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023-05-24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土地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表

时期土地政策具体内容意义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废除了革命根据地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尽可能多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局限性。
(2)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
2023-12-11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