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04403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天津条约》则规定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后来在《北京条约》中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末,中国进一步开放沙市、重庆为商埠,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以新方式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上述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何种尝试?结果如何?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左)变为断壁残垣(中)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中国版图(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结合所学,请你说出中国版图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方面侵略中国的新方式和当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具体表现。
(4)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请列举一例抗击外来侵略的人物及典型事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政治经济

中国
作为行政者,皇帝决定所有的大政方针。作为最高立法者,皇帝以谕旨和敕令的形式,颁行、取消并修正法律。在司法方面,皇帝是最高申诉法庭,恩赐赦免和缓刑以农业为主,土地和人力构成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大部分税收来自地丁税,另外还有一些取自盐课、茶课、本地关税、牙税(商业许可税)及其他一些收入作补充

英国
17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确立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站在中国近代史开端放眼看世界的人们,虽然受时代与知识的局限,但是,他们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寻求强国御侮之策。由此可见,西方侵略者强加于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战争,既是一种凌辱,同时又是一种新的“激励”。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侵略者强加于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战争,既是一种凌辱,同时又是一种新的‘激励’”的理解。
(3)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要走向强大应该如何做?
2023-11-07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中日战争所造成的后果严重。但是,作为中国签订的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摘编自弗里曼《假设历史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而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与此同时那些腐旧而且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此,就社会观念的更新来说,186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在这两次战争中失败的内部原因。
2023-12-12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沦史也是一部反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沉痛的记忆:逐渐沉沦的没落王朝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闻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勒上时的信》

材料三: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判台湾、偿二百兆”出自哪一条约?
(4)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2023-10-22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