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04403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天津条约》则规定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后来在《北京条约》中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末,中国进一步开放沙市、重庆为商埠,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以新方式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上述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何种尝试?结果如何?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左)变为断壁残垣(中)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中国版图(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结合所学,请你说出中国版图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方面侵略中国的新方式和当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具体表现。
(4)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请列举一例抗击外来侵略的人物及典型事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次战争我们称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而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与此同时某些腐旧而且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此,就社会观念的更新来说,186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摘编自冯章葆《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新认识》

材料三   铁的事实告诉人们,海战决定胜败,海权就是主导权。然而,长期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清朝政府海权观念淡薄,把海权问题矮化为“海防”问题。……买官卖官,训练荒废,纪律败坏,已是清朝军队中的普遍现象。“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两年”之际,却为慈禧太后修建北海、中海、南海和颐和园。

材料四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请在对应括号里填“正确”;认为错误的,请在对应括号里填“错误”。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英国。(     
B.中英《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根据材料一回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或原因)。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
(4)据材料三,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5)材料四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的是什么事件?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6)通过以上探究,谈谈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2023-11-09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区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度增加。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侵华战争的名称?
(3)请分别指出这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1-10-12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沦史也是一部反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沉痛的记忆:逐渐沉沦的没落王朝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闻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勒上时的信》

材料三: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判台湾、偿二百兆”出自哪一条约?
(4)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2023-10-22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