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20607457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确立制度铸成就】

材料一


1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3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探索失误酿损失】

材料二   1958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11 月,某报刊报道: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材料三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总结反思向前进】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当时我国出现这种“左”的错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给我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多次重要会议上就“三农”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
195083197116180272
19533743550407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动积极性。”1953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超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田亩产36900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10500多斤的记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五:“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材料二中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些失误?
(4)材料五反映的我国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2020-05-29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材料三   1958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四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该措施的标志是什么?这项措施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3年至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哪些严重的失误?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2022-06-07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一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对, 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摘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

                                 ——《小岗村l8户村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产业的发展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发展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为解决“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开启了一扇门”指的是什么?

(4)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有何不同?

2019-05-13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